2013年9月29日

Here to change

這好像是2011年初就該意識到的道理
可能早一點意識到, 很多事的發展都會不同
但時間和人生就是這樣, 雖然無時無刻都充滿了分歧點
然而一但作出選擇, 其它的可能就不會發生了
不可惜, 因為我還是實踐了自己選擇所帶來的這段日子

更值得慶幸的是, 現在的我看見了自己所處的分歧點
也知道兩邊的選擇將會把自己帶向怎樣的未來
或許並不是這麼沉重的議題, 也不是什麼致命決定
但我想, 這對於型塑出未來是怎樣的一個"我", 確實有著很重大的意義

一直以來, 我都算是一個很會"過日子"的人
但那並不代表我也能把"生活"也過得很好
事實上, 若用一般人的角度來看, 我的生活應該是糟透了吧
而過去的我卻認為, 我無慾無求又宅是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
假日不出門待在家也是開心就好
為了自己的目標好好存錢, 即使現在過的不那麼多采多姿也無所謂

也許對, 也或許不對
但就像前面提到的, 人生的分歧點後只有單行道, 另一條就不複存在
所以似乎無從比較, 也沒有對與錯的問題 (應該說即使有也沒有再探究的意義了, 畢竟已是過去)
只是, 最近遇到的人, 看到的事讓我覺得
為什麼相較之下, 自己的人生態度這麼的不健康?
趁年輕, 還能吃還能玩又沒家累負擔, 如果該花的, 該享樂的, 就花吧
沒錢了怎麼辦? 就賺啊!
有壓力才有成長, 搞不好因此激發出更多賺錢的想法和潛能
且說真的, 就算無法多賺, 也不會花到自己負債潦倒的程度 (畢竟本質上還是摳的)


不花, 一個月多存了那五千一萬的會因此富有嗎? 不會
不花, 一個月多存了那五千一萬的會因此快樂嗎? 也不會
那 你媽的還在等什麼??


會出現這樣的想法轉變, 其實再簡單不過了
即將步入30, 雖然單身, 但其實我並不太擔心
只是, 這樣的我, 會遇到怎麼樣的人? 未來的生活方式又會是如何?
這並不難推測, 但前提是一個只會關在家的人要有碰到其它人的機會有多少?
OK~反正總會碰到人的
但碰到人要適合且接受這樣的自己, 似乎就有點困難

沒關係
那就等碰到非得改變自己才可能發展的人再改變也OK阿
只是, 想一想
被逼迫非得改變的壓力以及為迎合對方作出這些非自發性的努力到最後會不會累積成一種質疑彼此是否合適的隱性爆點?

所以
是不是, 其實只要每天改變一點點, 調整出一個更好的自己
最終對於許多事都會有意想不到的巨大影響
雖然結果必定不是立竿見影, 但我願意抱持非常樂觀的態度去期待


所以 走吧~
走出房間, 離開家
試著享受人生  Here to chang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